北京医院专业白癜风治疗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点亮星标~不然你们可就再也看不到我
上海石氏伤科是我国骨伤科一大流派,理伤续断推崇“十三科一理贯之”的整体观点,力求明病理、察病机,在颈椎病的诊治上尤具独到之处。在临床诊疗中,对常见的风寒痹阻型,痰湿阻络型、痰瘀交阻型三型颈椎病着重从痰来论治,以石氏经典代表方剂石氏牛蒡子汤为主方治疗,疗效较为满意。现将我科近年来诊治的例病例研究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资料来源于医院石氏伤科年11月至年8月期间住院治疗的颈椎病病人共例。其中包括风寒闭阻型27例、痰湿阻络型例、痰瘀交阻型79例。
中医分型是本科参考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颈椎病的诊断标准”制定的,其中:①风寒痹阻型:颈、肩、上肢串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②痰湿阻络型:头晕目眩,头重如裹,颈肩臂疼痛,四肢麻木不仁,恶心,纳呆,舌质淡,苔白腻,脉弦滑。③痰瘀交阻型:颈肩臂痛日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或痛而剧烈,或麻而不仁,或不痛而麻,或伴手足无力,肢体偏痉,舌质淡暗,或有瘀斑,苔白腻,脉细滑或涩。
1.2治疗方法:例病例除均以常规治疗:予连续静脉点滴三七总甙及七叶皂甙钠十四天,每日物理治疗(局部微波治疗),隔日推拿治疗外,予中药石氏牛蒡子汤(炒牛蒡子9g,僵蚕9g,白蒺藜12g,独活9g,秦艽6g,白芷6g,半夏9g,桑枝9g)为主方煎汤内服,每天1剂,分早晚服。其中风寒痹阻型加麻*6g,桂枝9g;痰湿阻络型加*参9g,白术12g,茯苓12g,淮山药12g,山萸肉12g;痰瘀交阻型加*芪15g,当归12g,川芎9g,桃仁12g,红花6g。
1.3观察项目: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颈椎病症状分级量化标准制定症候评分表,治疗前后主要症状(颈肩臂疼痛、肢体麻木、头痛、眩晕、二便情况、步态失稳等)按无/轻/中/重计为0/2/4/6分,次要症状(耳鸣、视物疲劳、视物旋转、目涩、口苦、口干、口腻、恶心呕吐、倦怠乏力、失眠、多梦等)按无/轻/中/重计为0/1/2/3分。
1.4观察指标:①疗效性观测:治疗前后主要症状、次要症状的变化。②安全性观测:观察用药后患者有无不适感,观测本方是否有*副作用。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疗程要求,故本次临床观察以3周为观察期。
1.5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评定标准。临床痊愈:原有各型症状基本消失,积分减少≥95%;显效:原有各型症状有好转,积分减少≥70%,<95%;有效:原有各型症状有好转,积分减少≥30%,<70%;无效:原有各型症状无明显改善,积分减少不足30%。
1.6统计学方法:本临床研究所得数据运用EpiData软件进行录入,统计分析采用Sas9.1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计算。治疗前后中医症候总积分的变化值用方差分析,以P<0.05为具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三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总积分的变化值情况:见表1,图1。结果分析:三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总积分变化值、主要症状积分变化值、次要症状积分变化值,经方差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可见三型颈椎病患者的症状,包括主要症状、次要症状,经治疗后均有改善。
表1治疗前后变化值
注:**P<0.01
图1治疗前后中医量表评分变化值
2.2总体疗效的分析:经症状评分法测定,例颈椎病患者的总体有效率为94.3%。其中风寒痹阻型27例,痊愈1例,占3.7%;显效4例,占14.81%;有效22例,占81.48%;无效0例,占0%;总有效率为%。痰湿阻络型例,痊愈6例,占5.71%;显效24例,占22.86%;有效73例,占69.52%;无效2例,占1.9%;总有效率为98.1%。痰瘀交阻型79例,痊愈1例,占1.27%;显效12例,占15.19%;有效56例,占70.89%;无效10例,占12.66%;总有效率为87.4%(见表2)。
表2三型颈椎病的总体疗效情况表[n(%)]
3讨论
颈椎病是因颈部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并因劳损或感受风寒湿邪加重退变,导致颈部动、静力平衡失调,产生椎间盘突出(或膨出)、韧带钙化、骨质增生,从而刺激或压迫颈部神经、脊髓、血管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疼痛、眩晕、麻木、肌肉萎缩,上肢持物不稳,下肢僵硬无力,严重者四肢瘫痪,并可能诱导心脑血管和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对于颈椎病的发生,石氏认为多以风寒痰湿互阻,气血脏腑失和而为病。风寒湿为发病之始,为致病之外因;气血失和、脾肾亏虚、痰湿内生为致病之内因。气血失和、脾肾亏虚为本,风寒痰湿瘀互阻为标。治疗上,石氏强调“调治兼邪,独重痰湿”,在考虑风寒湿外袭、气血失和、脾肾亏虚、痰瘀互阻的同时,侧重于豁痰。在临床诊疗上,尤其对常见的风寒痹阻型,痰湿阻络型、痰瘀交阻型三型颈椎病着重从痰来论治,以石氏经典代表方剂石氏牛蒡子汤为主方运用于三型颈椎病的治疗中。方中牛蒡子,性凉,味辛苦,祛痰除风,消肿化*,通行十二经络,《本草备要》曰其“散结除风……利腰膝凝滞之气”;《药品化义》曰其“能升能降,主治上部风痰”;《本事方》曰其“治风热成历节,攻手指,作赤肿麻木,甚则攻肩背膝……”。僵蚕,性平,味辛咸,祛风解痉,化痰散结,为厥阴肝经之药,《本草求真》曰其为“祛风散寒,燥湿化痰,温利血脉之品”;《本草思辨录》曰其“治湿胜之风痰……却痰湿,散肝风”。
两味合用,宣滞破结,善搜筋络顽疾浊邪,是为主药。助以秦艽之辛寒,独活之辛温,舒筋和血,通达周身,透阳明之温热,理少阴之伏风。更伍用白芷之辛温,芳香通窍,活血破瘀,化湿排脓而生新;半夏之辛温,燥湿化痰,消痞散结而和胃。配以白蒺藜之辛温,疏肝风,引气血且散瘀结;桑枝功能养筋透络,祛风湿而利关节。全方以辛取胜,宣达气血,开破痰结,疏肝宣肺,导其壅滞;寒温兼用,温而不燥,寒而不凝,泄风逐湿之力尤捷,从而使痰湿去,筋骨健。对于风寒痹阻型颈椎病,主张治非辛温不能活血通经除痹,故潜方用药时以牛蒡子汤加麻*桂枝治之;对于痰湿阻络型颈椎病,石氏推崇张介宾所说的“夫痰即水也,其本在肾,其标在脾”,除豁痰通络外更要结合健脾补肾同治,以牛蒡子汤加*参、白术、淮山药、山萸肉治之;对于痰瘀交阻型颈椎病,石氏认为,治瘀勿忘治痰,治痰以消瘀,痰去血自行;治痰要治血,治瘀以消痰,血活则痰自化。正如《血证论》所云:“须知痰水之壅,由瘀血使然,但去瘀血,则痰水自消”。故治疗上以石氏牛蒡子汤加*芪、当归、川芎、桃仁、红花治之。
通过本次的资料分析结果显示,经治疗后三型颈椎病患者的症状,包括主要症状、次要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经症状评分法测定,例颈椎病患者的总体有效率为94.3%。说明以石氏牛蒡子汤为主方治疗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但是我们也看到,痰瘀交阻型的病例总有效率为87.4%,相对于其他两型而言,效果较差了些,这可能与此型的临床症状相对较重有关,也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对于痰瘀交阻型的治疗上再做更深入的探讨研究以提高其疗效。
I注意警示:本平台所发的全部文章仅为普及中医知识,仅供专业中医人士思路参考学习,不作为处方,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本平台所发的全部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菩萨佛医堂‘苏德伟老师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