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危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wiki百科颈椎病的伪装者T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皮肤医院         http://m.39.net/pf/a_4536601.html

爱伪装成颈椎病的

胸廓出口综合症

(thoracicoutletsyndrome,TOS)

作者

Jesse

编辑

Sandy

排版

Jessica

福特钠斯国际小组出品

颈肩部疼痛不适、手部麻木无力,甚至肌肉无力,手指发青发紫。这些症状乍一听是不是和我们熟知的颈椎病特别像?但是当你用治疗脖子的方法去解决时却发现症状毫无改善,怎么办?

先别慌张,有一种情况也会制造出上述这一系列相似的症状,但它并不被人熟知,这就是胸廓出口综合症。胸廓出口综合症,也叫做前斜角肌综合征、颈肋综合症,胸小肌综合征等,是由胸廓出口处的神经或血管受到肌肉或其他组织的压迫而出现颈肩部疼痛不适、手部麻木无力等症状,甚至是肌肉无力,手指发青发紫等情况的统称。什么是胸廓出口呢?让我们先来了解了解它的解剖。

01

解剖结构

胸廓上出口(ThoracicOutlet)是由两侧第一肋骨包围起来的,它起于第七颈椎和纵隔上界至胸小肌外侧,锁骨下方,有不少干预上肢及肩颈部的神经和血管贯穿其中。

在TOS中,由于紧张的肌肉压迫,或先天生理解剖结构的限制,导致臂丛神经(颈C5-胸T1脊神经前支组成)、锁骨下动脉和静脉受压迫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臂丛神经由多条颈椎神经组成,而锁骨下动脉是多个上肢各个分支血管的上游,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胸廓出口综合症会有与颈椎病有如此相似的症状了。

02

主要成因

先天造成的,如颈肋和第七颈椎横突过长;

后天性因素,如由不良体态(头前引等)或长期进行重复性体力劳动(例如屋顶清洁工人),使斜角肌紧张,斜角肌间隙变窄

03

常见病因

01

颈肋压迫血管和神经

指第7颈椎上生发肋骨,是一种先天性畸形,附着于颈7椎体和横突。有颈肋者不一定出现症状,需借助X线正位片可确定颈肋的存在及大小和类型

02

第7颈椎横突过长

过长的横突使胸廓出口的结构改变,使得臂丛神经在贯穿颈肋时受到压迫,产生上肢及手尺侧疼痛或异常感觉。横突就是图中椎骨左右两侧的结构。

03

斜角肌间隙狭窄

在前、中斜角肌和第一肋骨之间,形成的三角形间隙,称为斜角肌间隙。锁骨下动脉和臂丛神经在此间隙通过。

前斜角肌肥厚或痉挛,纤维化、肩带下垂和上肢过度外展,可引起斜角肌间隙狭窄,压迫锁骨下动脉和臂丛

斜角肌的起止点及动作

04

肋锁间隙缩小

肋锁间隙是锁骨与第一肋骨之间的间隙,空间较小,有通至上肢的臂丛神经和锁骨下血管束。

若第1肋骨或锁骨发生结构上的异常(例颈肋骨折肱骨头脱位)或过多上肢正常动作(例肱骨外展颈部后伸长期歪头伏案等)使肌肉痉挛和过度肥大(锁骨下肌),会使锁肋间隙进一步变小,压迫其间的神经和血管。

05

胸小肌间隙缩小

胸小肌起点与止点(喙突)之间等间隙,后侧有肋喙韧带。胸小肌紧张(如圆肩等体态问题)使间隙缩小,当肱骨外展时,肋喙韧带或胸小肌腱后的神经和血管受卡压。

05

TOS的三种类型

TOS的分型主要为3种,分别是动脉型(Arterial),静脉型(Venous)以及神经型(Neurogenic),并且发生概率各自占到1%,4%和95%,但在临床中这三种分型经常混合出现。

动脉型TOS

常为锁骨下动脉受压,患者手部颜色改变,麻木和冰冷,也能通过姿势或体位变化使其z症状减轻。

静脉型TOS

静脉TOS常为锁骨下静脉受压,患者表现为无论手臂在作何运动时手臂都有持续的沉重感,手臂肿胀等现象。症状较轻的手臂沉重感且可在特殊体位减轻或加重。

神经型TOS

神经型TOS主要由压迫臂丛神经引起,较血管受压的症状常见,主要症状是疼痛和麻木。

复杂型神经TOS

症状已向上延伸至颈部,主要症状为颈部,前胸壁和肩部的剧烈疼痛,手无力等。神经传导速度检查与肌电图皆呈阳性。此类患者常需要药物甚至外科手段干预,对保守治疗(手法治疗调整姿势体态等)无反应。

简单型神经TOS

主要症状包括肩颈疼痛及手指的麻木感。神经传导速度检查和肌电图皆呈阴性。此类患者无需外科干预,保守治疗可有效减轻症状。常用的方法包括手法松懈斜角肌,胸小肌,前三角肌等,调整姿势,特定阻力练习(如加强中下斜方肌,后三角)等。

不过由于胸廓出口与颈椎的位置相近,颈椎病患者也可能同时患有有TOS。这还需要专业医生或物理治疗师进行排查筛除才能确定。

参考资料:

陈德松,方有生,李建伟.胸廓出口综合征的新认识——解剖学与临床观察.《中华外科杂志》,

吕正飞,于宝林,姜东石等.双侧真性胸骨角伴颈肋、叉状肋变异1例.《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单娜娜,高富合,张金波,等.前斜角肌综合征及鉴别诊断相关名词的解剖学研究现状[C]//中国解剖学会第六届全国解剖学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

Jesse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运动机能学

NSCA-CPT

NASM-CES

SDT结构动态诊疗法认证

巴西柔术/拳击参赛选手

更多资讯,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